畢業的你,找到工作了嗎?

畢業季已經過了一陣子,疫情似乎讓離開校園這天變得更快,也令人有些措手不及,不知不覺就要踏入職場了。根據 1111 人力銀行針對今年的應屆畢業生調查, 8 成 4 的畢業生預估平均要花 4.2 個月才能找到工作,而根據「104 玩數據」分析,企業徵才註明「歡迎新鮮人」的全職工作數,疫情升溫後約有 6 萬個新鮮人工作已蒸發。針對疫情不利的求職環境下, D card 上也有人表示:「還是有許多職缺,只是大家不願意去做。」找到工作或許不算太難,但能找到理想的工作實在不容易,九成左右的畢業生都會有求職焦慮。這篇文章,獻給正在畢業求職路中辛苦的你、還沒畢業但總有一天要面臨求職路的你,以及所有在找自己的你。

你有想過,為什麼自己想踏入職場嗎?

表面上求職只是在選一份工作,但其實更深層是對未來人生的決定,無論是短期的也好,長期的也好,職業的選擇可能會牽涉到自己未來想要什麼樣的生活。雖然關於這個問題的答案,每個人可能不盡相同,但或許以下三點能帶來一些共鳴。

1.自我認同

自我認同包含了瞭解自己的定位,以及認同自我的價值。畢業前,我們用學校或科系來定位自己,畢業後,我們好像也需要一個職業、一個身分,去告訴大家自己是誰。在求職的過程中,我們好像也在尋求一個肯定、需要自己的聲音,被錄取了好像等同自己的價值被肯定,不被錄取好像等同自己的價值被否定。

2.追尋理想與意義感

透過職業追尋自己的理想與人生的意義,聽起來雖然有些崇高,但理想也不一定是要像發揮影響力、改善社會議題、達成成就……等較高遠的目標,想要有足夠的經濟基礎過安穩的生活、想要有良好的生活品質或有個美滿的家庭……等,這些也是一種理想與人生價值。

3.緩解經濟與情緒壓力

求職最直接也最現實的原因關乎於經濟,不想再依靠家人,想要追求經濟上的獨立自主,找不到工作造成莫大的壓力。此外,家人可能會詢問或關心是否找到工作,又或者看到周遭的朋友都找到工作了,自己也會給自己壓力。為了避免這些壓力,你只想趕快找到工作。

或許以上有一個,或多個讓你想要踏入職場的原因,也有可能還有其他對你來說更重要的原因,但大家也可以想想,如果要達成這些需求,就業是唯一的方法嗎?想清楚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,或許有助於你面對以下的兩難議題。

求職時,你可能面臨的兩難議題

1.想要或能要?

剛開始求職時,我們可能會篩選自己想要的工作,但直到過了一段時間仍沒有被錄取時,可能就會開始有些動搖,覺得可以工作就好。無論是堅持找一份自己真正想做、喜歡的工作,或者是先做一份沒那麼喜歡,但至少符合自己能力、可以錄取的工作先累積經驗和資金,兩個選擇沒有絕對的對與錯,關鍵點在於自己重視的是什麼?是金錢、經驗、熱忱、生活品質,還是……?

換個角度思考,想要與能要並不是互斥,而且是會相互影響的。我們可能因為喜歡彈鋼琴,因此努力學琴而變成自己的專長,反之,我們也可能因為自己很擅長彈鋼琴,獲得成就感、受到他人的鼓勵,因而喜歡彈鋼琴。若有足夠的能力,能錄取自己喜歡的工作固然很好,但為了追求自己喜歡的但能力還不足的工作,先做其他工作力增加自己的能力,又或是先培養自己的能力,漸漸喜歡現在的工作,或許也是不錯的選擇。

2.升學或求職?

疫情讓整個大環境不利於求職,因此讓許多人思考是否利用這段時間繼續精進、充實自己或是休息一會,兩難議題沒有標準答案,但我們也可以先問自己,為什麼想升學或求職?升學是為了增加自己的能力讓未來求職更順利、有更好的工作、對學術研究有興趣想精進自己、逃避就業,又或是……?求職是為了滿足家人的期許、想要經濟自主、想增加自我經歷、想去實務現場看看等發現自己不足再去進修,又或是……?同時也要考量到我們的想要與能要,我喜歡的工作,有很看重研究所學歷嗎?還是更重視實務的經驗?我現在的能力夠我勝任喜歡的工作嗎?不斷的和自己對話,也可以多和有經驗的學長姊聊聊,或使用生涯方格單輔助抉擇,最重要的是傾聽自己內心的聲音。

3個小叮嚀送給辛苦的你

閱讀到這裡,無論你決定繼續求職、先休息、用其他方式精進自己又或是還在思考當中,以下有三個小叮嚀想送給大家:

1.善用網路資源

看膩了1111、104 和 yes123 的工作了嗎?這裡推薦給大家新創的求職平台,裡面有許多較為創新的工作,適合熱愛挑戰、創新、充滿想法的你!平台裡也有遠端防疫求職專區,可以找到遠端面試與遠端工作的職缺。

台灣就業通的Youth 職涯服務,提供18-29歲的青年3次免費的專業職涯諮詢。除了探索職涯目標、了解產業趨勢,也有較實際的履歷自傳診斷以及提升面試技巧等服務。

本協會每周會發佈1~2篇和青年求職、職涯、職業能力……等相關議題的相關文章,除了帶你一起思考、探索、更了解現在與未來職業的趨勢,也會提供一些實用的小方法。此外,我們有舉辦一些職能、職涯相關的線上活動,若解封也有待舉辦實體的工作坊,或許能帶給你一些些不一樣的想法!

2.心態調整

還沒有找到工作或還在猶豫的你,心中可能有些焦慮,先和自己說一聲:辛苦了。但就像文章一開始提到的,九成左右的畢業生都會有求職焦慮,而這份焦慮很有可能來自於和他人的比較。雖然我們常說和自己比不要和別人比,實際上不和他人比較是困難的,但或許我們可以試著告訴自己,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特質、能力,或許這份工作只是不適合我,不代表我沒有能力,缺少的是我可以努力的方向,或可以再尋找更適合我的工作。此外,很多人也說在求職中可以探索自我、瞭解自己是個什麼樣的人,如果享受當下的歷程大於在乎結果,或許也能讓自己輕鬆一些。最後,不要忘了身邊支持自己的人,多和他們聊聊,不要讓自己悶壞了,休息才有繼續前進的動力!

3.充實自我

無論有沒有工作、畢業與否,充實自我是逐夢之路的一環、自我探索的路徑,也是免除焦慮的方法之一。如果已經清楚自己未來的目標,那可以參加相關的活動增加自己相關的經歷或能力,如果還不太清楚自己未來的目標,更可以把握自己這個優勢,多去探索不一樣的事物。雖然疫情讓許多實體活動取消,但網路上仍有許多可以充實自己的線上活動或課程,除此之外,自學一些新的知識技能,也是充實自我的好方法。

參考資料
  1. 畢業不到2個月,3成5新鮮人搶進求職贏者圈!

https://www.104.com.tw/area/freshman/book/articlecontent/id/218/m/1

  1. 疫情下畢業即失業? 勞動部推4大措施助畢業青年就業

https://udn.com/news/story/7269/5546462

  1. 找不到工作很焦慮?一起了解「求職焦慮」的源頭與可以做的事情吧!|志祺七七

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xzQoRGGLhKQ

  1. 2021最艱難的應屆畢業生,求職旺季的現在,你有計畫了嗎?

https://reurl.cc/R0DdQ9

  1. 疫情真的找不到工作嗎…?

https://www.dcard.tw/f/job/p/236241094

https://udn.com/news/story/7269/5531223